企业亏损, 创始人却要求月薪200万? 投资人下场“手撕”
一场关于公司控制权的资本暗战。
这是发生在创投圈真实的一幕。
一家已经连续几年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CEO居然提出给自己涨薪,而且一下子要涨到每月200万!真是活久见!
近日,机器人企业伯朗特投资人——君岚投资发布公开信,直指伯朗特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尹荣造靠制度设计掏空伯朗特、羞辱股东,并号召股东投票同意修改公司章程、恢复正常治理结构,将尹荣造清除出伯朗特公司。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
而在此前,尹荣造要求自己固定月薪200万元、年终奖为“公司利润-1元”,被董事会予以否决。“如果说这不是在掏空公司,那什么才是?”“如果说这不是在羞辱股东,那还有什么底线?”君岚投资代表人在公开信中接连发问,言辞激烈。
据悉,成立于2008年的伯朗特,主营机器人和机械手的研发,从最初营收不过数百万元的乡镇企业,一度发展到营收超4亿、利润过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回顾伯朗特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曾经也是风光无限。如今被投资人公开“手撕”,着实令人唏嘘。
01
天价薪酬提案,引爆资本怒火
今年以来,机器人概念空前火热、众多企业融资不断,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伯朗特机器人与近两年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相比,可以说是行业“前辈”了。如今上演这场“内斗”大戏,着实有些荒诞且不体面。
据说,整件事情的导火索是董事长要求涨薪。
8月6日,伯朗特发布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显示,公司审议了《关于总经理固定月工资200万元的议案》。该议案内容为——
公司从股转系统摘牌,企业信誉及市场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影响仍然巨大。为激励公司总经理继续消除上述负面影响,实现年度业绩扭亏为盈,特提议自2025年8月开始,公司总经理的固定月工资为200万元。
这个涨薪理由着实令人咋舌。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企业经营不好,作为高管本应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共渡难关。可这位“总经理”却要求天价涨薪。
我们暂且按照200万元月薪计算,那么年薪就是2400万元,这可是普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数十倍。
几乎毫无悬念,该议案的表决结果为4票反对,1票同意,未予通过。而这诡异的1票究竟出自谁手,我们不得而知。但多名董事认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当务之急是赚钱弥补亏损,待公司盈利以后再提涨薪事宜。
8月7日,伯朗特官方公众号“伯朗特BORUNTE”转发了公司股东嘉兴君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公开信。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嘉兴君岚投资持有1.54%的公司股份,为公司第十大股东。
公开信指出,2025年7月29日,尹荣造以董事长身份向董事会正式提交一项令人惊讶的提案:未来十年公司全部净利润减去一块钱后的所有资金,作为他个人奖金。
“尹荣造不是技术创始人,而是靠制度设计掏空伯朗特的人。”君岚投资代表人在公开信中揭开了尹荣造获得伯朗特控制权的故事:
在公司初期,尹荣造借着新三板市场火热和高估值虚构故事,引入资本进行高估值融资;在这一轮融资中,真正的技术团队与核心管理层被安排减持套现,而所得资金几乎全部被尹荣造转入他控制的“荣造一号基金”;随后,他借助该基金投票权和董事席位安排,完成了对伯朗特治理结构的“私有化”。
2025年4月,尹荣造完成修改公司章程,将第一百零五条变更为:“公司董事必须从与伯朗特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的在职人员中产生。”
在投资人看来,这意味着:未经尹荣造同意,股东再也不能派出董事代表捍卫股东权益,哪怕持有再多股份。通过尹荣造的一系列操作,公司最终会形成一个“外部股东进不去,内部员工不敢反”的权力闭环,从而彻底切断外部股东参与治理的路径,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将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彻底架空。
内部矛盾已经如此明显,投资人为何现在才出手?
对此,君岚投资解释,尹荣造此前赖以掌控公司命脉的“荣造一号基金”,已在投资人律师的协助下于近日完成清算。这意味着尹荣造此前借基金包装出的近40%投票权已尽数回归原始出资人手中,其操纵董事会和公司命运的基础被彻底动摇。
正是这一关键性的股权结构变化,让君岚投资看到了夺回公司治理主导权的时机,从而从幕后对抗转为公开“手撕”,将这场“宫斗”推向了台前。
02
公司业绩下滑,创始人反提加薪
伯朗特公司是何方神圣?
公开信息显示,伯朗特成立于2008年5月,总部位于广东东莞,致力于国产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旗下产品涵盖通用型机器人、冲压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2014年1月,伯朗特曾在新三板挂牌,是扩容后首批挂牌企业。
根据财报披露的信息,伯朗特公司创始人尹荣造今年45岁,毕业于湖南常德机电工程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拥有中专学历。2008年5月共同出资设立东莞市伯朗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10月起担任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截至2025年6月底,尹荣造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21.65%。
2014年前后,尹荣造作为资本市场上的“新三板狂人”,以其激进的资本运作风格而名噪一时。他曾公开喊出“万亿市值目标”和“百亿定增”等惊人言论,其核心策略偏好通过高估值融资和资本的快速扩张来驱动公司发展,而非专注于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内生增长。这种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和对短期市值效应的病态追逐,无疑为其后期一系列备受争议的控制权操作埋下了伏笔。
后来,伯朗特一度传出拟赴科创板上市、已完成上市辅导登记的消息。然而因2020年度、2021年度的财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应用商销售模式和应收账款可收回比例存疑”后,伯朗特于2023年4月从全国股转公司终止挂牌,企业信誉和市场销售遭受了不可逆转的重创。
此间,这家机器人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处于下滑趋势。网上公开的数据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从2020年到2023年,伯朗特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在持续下滑,从营收4.47亿元、净利润7383.3万元已经降至2023年的2.01亿元和亏损1.25亿元,业绩下滑惊人。到了2024年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今年上半年亏损才大幅收窄。
正是在这种公司濒临破产、信誉扫地的背景下,尹荣造提出的高达2400万元年薪的巨额薪酬,显得尤为刺眼。这不仅是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漠视,更是对所有股东智商的公然不尊重,不仅引起了投资人的愤怒与不满,更是引发了外界对其职业操守和公司治理的深层质疑。
03
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
这场冲突,远不止天价薪酬的荒诞,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
投资人指控的核心在于:创始人利用制度设计掏空公司,将个人利益置于全体股东之上。200万月薪提案看似只是一项薪酬决议,实则是对公司治理底线的挑战,是权力失控的集中体现。君岚投资甚至号召股东联合起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来限制创始人权力。
如今,这场风波还在持续发酵。截至目前,伯朗特尚未就君岚投资的公开信进行正面回应,但市场和媒体对尹荣造的行为普遍持批评态度。
有评论指出,这种将公司视为私人提款机的畸形心态,不仅是对公司治理的亵渎,更是对所有中小股东的公然挑衅。伯朗特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信心,也引发了大家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章程修订以及审计独立性的广泛讨论,甚至可能引来监管部门的进一步关注和调查。
伯朗特事件对中国数量庞大的非上市公司,特别是那些已从新三板摘牌的公司,尤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由于摘牌公司不再受制于公开市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其信息透明度大幅降低,加之股权流动性减弱,更容易加大公司治理风险——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滥用权力的空间更大,中小股东维权面临的困境也更为严峻。
商场如战场,当创始人把自己的“聪明”用于算计投资人而非经营企业时,再精彩的资本故事都会破灭。伯朗特的教训告诉我们:企业治理不是私人游戏,任何试图掏空公司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企业家应该明白,真正的价值创造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当下,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多有使命感的企业家,而非沉溺于权力游戏的投机者。或许,这场风波最大的价值,就是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企业与人的关系,权力与责任的边界。
热点资讯
- 2024-12-2011月26日基金净值:融通行业景气混合A最新净值1.364,涨0.66%
- 2025-06-26成都世运会奖牌发布 “竹光”逐光
- 2025-08-16企业亏损, 创始人却要求月薪200万? 投资人下场“手撕”
- 2025-04-12答疑解惑: 染发前几天不洗头效果最佳?
- 2025-02-02女二别选太惊艳, 徐克版《射雕》华筝一出场, 黄蓉一部电影白演了
- 2025-03-06阮进灵: 越南金球奖得主的慈善之路
相关资讯
- 千万粉丝博主“何同学”复更, 评论区翻车! 此前言论惹众怒, 一夜掉粉过万
- 答疑解惑: 染发前几天不洗头效果最佳?
- 11月26日基金净值:融通行业景气混合A最新净值1.364,涨0.66%
- 用宏碁掠夺者 GP30 2TB PSSD 打造便携 AI 本地大模型
- 阮进灵: 越南金球奖得主的慈善之路